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章 黄龙之战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辰时正,钟声长鸣,回荡在山峦之间。

凌云窟掌门凌凤年现身主礼台,一袭青衫,仙风道骨。

他声音平和却传遍全场:“蒙天下同道厚爱,齐聚凌云,参与本届论剑大会。

规矩已明,老夫不再赘言。

望各位以武会友,切磋技艺,共证仙道。”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显露出精湛的修为。

简短的开幕辞后,凌凤年宣布:“黄龙之战,即刻开始。

凌云窟战,由凌少歌守擂。”

他的目光在凌少歌身上停留片刻,微微颔,带着期许与鼓励。

只见凌云五子中,一个面容清秀的少年应声起身,向擂台走去。

他步伐轻盈,气息平稳,仿佛不是去参加一场大战,而是闲庭信步。

凌少歌的佩剑在剑鞘中轻轻震颤,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战意。

围观人群中,那些押注赌彩的早已开始窃窃私语,分析着胜负可能。

而各派长老则默默观察,通过年轻一代的比试,窥探各派未来数十年的兴衰走势。

几个大宗门的长老目光如炬,仔细打量着每一个上台的年轻修士,似乎在为门派物色新鲜血液。

一场关乎荣誉与地位的较量,即将展开。

阳光洒在擂台上,映出一片金光,仿佛为这场盛会增添了几分神圣色彩。

微风拂过,带来远处松涛阵阵,与广场上的人声鼎沸形成奇妙的和鸣。

擂台以青钢石砌成,坚固异常,可承受元婴期修士的全力一击。

四周布有防护结界,由十八位凌云窟长老共同维持,以防比试余波伤及围观者。

结界流光溢彩,时而泛起涟漪,映照着台上比试的身影。

凌少歌静立擂台中央,一袭蓝白道袍无风自动,腰间佩剑看似朴素,却隐隐有流光闪烁。

他的目光平静如水,扫视台下众多挑战者,神情从容不迫。

作为凌云窟第二子,他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黄龙之战擂,关乎师门荣辱,绝不能有失。

第一日,先后有九名少年高手上台挑战,皆在三十招内败下阵来。

凌少歌的“滴水剑”

确实名不虚传,剑势绵密如雨,防守得滴水不漏,往往对手猛攻数十招,却连他的衣角都碰不到。

他的剑法看似轻柔,实则每一剑都精准地点在对手攻势的薄弱之处,以巧破力,以静制动。

上午第一个挑战者来自南海剑派,剑法如波涛汹涌,一浪高过一浪。

凌少歌却如礁石屹立,任你狂涛骇浪,我自岿然不动。

三十招后,南海剑派弟子力竭收剑,心悦诚服地拱手认输。

下午又有一位北地刀客上台,刀法大开大合,势大力沉。

凌少歌不再固守,剑势陡然变得灵动异常,如细雨绵绵,无孔不入。

北地刀客的猛攻总是落在空处,反而被无数细密剑点逼得手忙脚乱,最终刀法散乱,败下阵来。

次日,挑战者实力明显增强。

上午时分,一个使双刀的少年狂风骤雨般攻了百余招,双刀如蝴蝶穿花,令人眼花缭乱。

凌少歌次露出凝重神色,剑法由细雨化为暴雨,剑点密集如帘,将双刀所有攻势尽数挡在外围。

最终双刀少年力竭而退,面露敬佩之色。

下午又有一位符箓派弟子登台,并不近身,而是以各种奇妙符法远攻。

火符如流星坠地,冰符似寒霜扑面,风符若利刃破空。

凌少歌以精妙步法在符箓间隙中穿梭,如雨丝飘忽,难以捉摸。

最终寻得契机近身,一剑指喉,符箓派弟子只得认输。

夕阳西斜,凌少歌已连战十八大少年高手,面色略显疲惫,但眼神依旧清澈明亮。

台下围观者无不惊叹,这凌云窟第二子果然名不虚传。

许多原本对凌云窟抱有轻视之心的人,此刻都收起了小觑之意。

就在这时,一个白衣少年飘然上台,面容平凡,却有一双异常明亮的眼睛。

他拱手道:“无相门柳叶白,请凌兄指教。”

声音平静,却自有一股自信。

台下顿时哗然。

“是‘无相神剑’柳叶白。”

“黄榜第三的高手。”

“这下凌少歌遇到对手了”

议论声如潮水般涌起,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期待这场龙争虎斗。

凌少歌神色凝重起来,缓缓拔出佩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