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8章 春螺巷客诉搬迁憾,初七院冷疑客稀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他们虽说是常客,但也不能要求时念就一定要按照他们的心意而做。

    望着他们落寞的背影,阿福轻轻叹了口气。

    他转身往院里走,正好撞见时念从书房出来,手里还拿着新场地的图纸。

    “念姐,春螺巷买房的几位公子来了,问咱们是不是要搬,脸色不太好。”

    时念闻言,目光往巷口望了望,那里还能看见几位公子的身影,正慢慢往回走。

    “我知道了。”

    时念轻声道,指尖在图纸上的“老客通道”标注处顿了顿。

    “往后新场子运营,多照顾些老客,也算尽点心。”

    阿福点头应下,心里却明白,有些失落不是几句宽慰就能化解的。

    可怡红院要走的路,本就是为了更多人,难免会有取舍。

    巷口的茶棚依旧热闹,议论声还在继续,有期待新场子的,有替春螺巷公子惋惜的。

    怡红院的灯笼亮着,戏台上传来凝霜的唱腔。

    清越的调子漫过春螺巷,与巷里的议论声缠在一起,像首复杂的歌。

    有热闹,有失落,有期待,也有取舍。

    时念望着院里的人群,忽然觉得,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要想走得更远,要想让更多人受益,总要放弃些什么。

    而她能做的,就是把新场子建得更好,让那些期待的人不失望。

    也让那些失落的人,日后想起时,能觉得“这折腾,也算值了”。

    八月初七的盛京,黄昏带着些微的凉意。

    风卷着春螺巷的落叶,扫过怡红院朱漆大门的铜环,却没往日那般热闹的脚步声来应和。

    时念刚送走完最后一波匠人,旗袍的下摆沾了些墨渍。

    那是方才讨论新场地戏台弧度时,不小心蹭到图纸上的。

    她袖口的盘扣也松了颗,像是也在诉说着她这些日子以来的疲惫。

    匠人们刚走,她就瘫坐在书房的椅子上,指尖揉着发胀的太阳穴。

    桌上摊着新场馆的细节图,戏台的飞檐角度、诗签墙的高度、荷花池的尺寸,都用朱笔标得清清楚楚。

    墨汁还带着未干的湿润,旁边放着半盏凉透的茶。

    是吴婶今早送来的,她一口都没顾上喝。

    这几日忙着和匠人对接。

    从木料选择到装饰风格,事事都要亲力亲为,常常熬到后半夜,眼下的青黑浓得像画了戏妆。

    “阿念,该用晚膳了。”

    吴婶端着食盘进来,见她趴在桌上,连忙放轻脚步。

    “今日炖了你爱吃的银耳羹,快趁热喝。”

  &nb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