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苏州富(第12页)
马车载着金海与李瓶儿回到了阳谷县的金府。
暮色四合,府内已是灯火通明。
潘金莲早已得到消息,带着丫鬟仆妇在二门处迎候。
见二人下车,她脸上立刻绽开明媚的笑容,快步上前,先是上下打量了金海一番,见他虽有些风尘之色,但精神尚可,这才松了口气,又拉过李瓶儿的手,笑道:“妹妹一路辛苦了,可算回来了。
快进去暖暖,热汤膳食都备好了。”
席间,金海简单将巡查几家分店的情况,尤其是清河县的见闻说了一遍。
他刻意淡化了那几家分店的问题,重点描述了清河“金状元”
如何秩序井然、品质群,甚至隐隐有越总店之势。
潘金莲听得杏眼圆睁,啧啧称奇:“竟有这等事?一个小小的清河分店,能做得比咱们总店还好?官人可曾问出,是请了哪路高人坐镇?”
金海放下筷子,叹了口气,脸上那抹挥之不去的郁色又浮现出来:“问了,周掌柜咬定是他自己管理所致,并无旁人。
我看他言辞闪烁,必有隐情,却死活不肯透露半分。
人是见到了,可这高人……终究是缘悭一面,无功而返。”
他语气中的失落与困惑,难以掩饰。
潘金莲见状,忙劝慰道:“官人何必烦恼,既然知道有这等能人,又在咱们自家店里,迟早能寻到踪迹。
此番能现清河店这个榜样,已是天大的收获了。”
话虽如此,她心中却也存了疑,暗自思忖那周掌柜究竟在隐瞒什么。
李瓶儿也轻声附和,但看着金海紧锁的眉头,知他心结未解,自己心中也有些闷闷的。
是夜,金海独自在书房对灯枯坐,面前摊着清河店的账册副本,那清晰严谨的脉络在他看来,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嘲讽。
他反复思量周掌柜当时的神情,那惶恐中的坚定,愧疚下的守护,究竟是为了什么?这高人,为何甘于隐没在一个分店之中?
也不知过了多久,更漏声显示已近子时。
万籁俱寂,只有寒风偶尔掠过屋檐,出呜咽般的声响。
突然,书房外传来一阵急促而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是贴身老仆压低声音的禀报:“老爷,门外……门外有客求见,是清河县的周掌柜,形色甚是匆忙,说有十万火急之事!”
金海猛地从沉思中惊醒,心脏骤然一跳。
周掌柜?深夜来访?他立刻意识到,必有大事生!
“快请!
直接引到书房来!”
他沉声吩咐,同时迅整理了一下衣袍,压下心中的惊疑。
片刻,书房门被轻轻推开,一股寒气卷入。
只见周掌柜穿着一件深色的斗篷,风尘仆仆,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焦虑。
而他身后,紧跟着一个同样裹在厚实棉斗篷里的娇小身影,帽檐压得很低,看不清面容,但从体态看,应该是一个丫鬟。
“武掌柜!”
周掌柜一见金海,也顾不上行礼,声音沙哑而急促,“深夜打扰,实属万不得已,请恕罪!”
金海目光锐利地扫过两人,最后定格在周掌柜脸上:“周掌柜,何故深夜到此,如此仓促?坐下慢慢说。”
他示意老仆看茶,并严守门户。
周掌柜却不肯坐,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目光直视金海,一字一句地道:“东家,白日里小人欺瞒了您。
清河店……并非小人之功。
确有一位高人,一直在背后指点筹划。”
金海心中巨震,面上却不动声色:“哦?那高人现在何处?为何白日不肯明言?”
周掌柜脸上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神色,有痛惜,有决绝,他侧身让开一步,将身后的女子微微显露出来,沉声道:“东家,小人思前想后,清河已非安全之地。
这位高人……小人愿意将她托付给东家。
唯有在东家您的帮助之下,或可保其平安,也能让她一身才学,不致埋没。”
金海眉头紧锁,心中疑云更甚。
他看向那个依旧低着头的女子,实在无法将她与那个能将偌大店铺管理得风生水起的“高人”
联系起来。
“托付给我?周掌柜,你此言何意?莫非这位……姑娘,便是你所说的高人?”
他的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九章苏州富(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