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五章 金玉液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北客商接话:“我们保定府也要一家!“

    最后一位江苏商人笑道:“我们扬州人最懂吃酒,这么好的酒,一定要引到江南去。“

    金海心中欢喜,却也不忘严格审核。他亲自带三位客商参观酒坊,讲解经营理念,最后才签订契约。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五粮液的名声如同长了翅膀,飞遍大江南北。山东境内已经开了八十家加盟店,山西、河北、江苏等地也陆续签约。

    原有的酒坊很快就不够用了。金海投入重金,将酒坊规模扩大了一倍,新建了十个发酵窖池,雇用了五十名新工人。然而,订单仍然像雪片般飞来。

    “官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潘金莲指着账本说,“现在下单,要等一个月才能发货。长此以往,客商们怕是等不及。“

    李瓶儿也道:“而且各地客商口味不同,有的喜欢烈一些,有的偏好绵柔,我们却只有一种标准,难以满足所有需求。“

    金海何尝不知这些问题?他站在新建的酒坊里,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心中喜忧参半。

    喜的是生意兴隆,五粮液供不应求;忧的是管理跟不上发展的脚步。新雇的工人需要培训,各道工序需要监督,品质需要把控,这一切都压在原有的几个老师傅身上。

    “东家,又有一批原料到了,等着您去验货呢!“

    “掌柜的,山西来的客商说要追加订单,您看...“

    “金掌柜,新来的学徒把酒曲配错了,白老正在发脾气...“

    此起彼伏的请示声让金海应接不暇。他意识到,单靠自己和现有的几个人,已经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产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五章金玉液(第2/2页)

    这一晚,金海召集所有核心人员在书房议事。

    “眼下我们面临三个问题。“金海开门见山,“第一,产能不足;第二,管理混乱;第三,人才匮乏。“

    孙把式首先发言:“掌柜的,酒坊还可以再扩建,但好的酿酒师傅难找啊。新来的学徒,最快也要半年才能出师。“

    潘金莲接着道:“账目也越来越复杂。各地加盟店的货款、原料采购的支出、工人的工钱...光靠我们几个,实在忙不过来。“

    李瓶儿补充:“还有各地客商的要求五花八门。今天山西客商要更烈的酒,明天扬州客商要更柔的酒,我们都记混了。“

    孙把式叹道:“最重要的是可靠的人手。现在酒坊规模大了,难免有人浑水摸鱼。昨日就发现有人偷偷将酒带出去。“

    金海沉思良久,缓缓道:“我有个想法:我们要建分厂。“

    “分厂?“众人齐声问道。

    “不错。“金海站起身,指着地图说道,“在山西建一个分厂,专门供应西北地区的需求;在扬州建一个分厂,供应江南地区。这样既能解决运输问题,又能根据当地口味调整配方。“

    潘金莲担忧道:“可是分厂由谁来管理?我们哪里来这么多可靠的人?“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金海目光扫过众人,“我们要培养自己的人。我打算设立‘酿酒学堂‘,由白老和几位老师傅授课,系统培养酿酒人才。同时,要从现有的伙计中选拔可靠之人,学习管理之道。“

    白恩捋须点头:“掌柜的这个主意甚好。酿酒这门手艺,确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