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8章 指点江山问国策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兰台奏对是皇帝与外臣最庄重的一种见面。

在空旷的云台门外,除了必要的太监随侍,只有君臣二人。

不需要看谁的脸色,没有第三人聒噪,最适合问政定策。

历史上的每次兰台奏对,无不对朝野产生深远影响,甚至直接改变国运。

如果不是皇帝极其重视,且君臣相得,普通臣子不可能得到这样的殊荣。

陈子履跟在王承恩身后,满怀激荡之余,再次审视早前准备的应答说辞。

是治大国如烹小鲜?还是乱世用重典,沉屙用猛药?

平时议政尚可以含糊,既上了兰台,必须态度鲜明,不可以敷衍。

“恩,照着计划一步步来,步子不能迈太大,会扯着蛋。”

眼见前方就是御前侍卫,陈子履深吸一口气,稳了稳心神。

“切莫因为一个小小插曲,就乱了阵脚。”

王承恩一声抱歉:“陈少保在此稍候,咱家去通传一声。”

这时,曹化淳也迎了出来:“别稍候了,陛下等着呢。”

“有劳曹公公引路。”

跟着曹化淳的脚步,陈子履大步走上台阶,转过几曲回廊,来到一个高处的亭子。

看到当今皇帝巍然在座,便一整官袍,肃然拜倒:“臣登莱巡抚陈子履,叩见吾皇万岁。”

“你谨记江山社稷,朕甚欣慰。大明万岁,嘿,你说得非常好。可朕乃肉体凡胎,‘万岁’二字用在朕身上,又是何解?”

“……”

万岁本就是祝颂词,大家都这么喊,哪有什么讲究。

陈子履并非急智之人,毫无准备,一时还真不好答。

只好硬着头皮道:“陛下千秋鼎盛,万载千……”

“不要和朕打哈哈。人生不过百年,哪有什么千年万载。朕不是秦始皇,不用你做徐福。”

“是!”

陈子履深吸一口气,肃容答道:“陛下登基以来,诛除不臣、力革陈弊。北斩酋首、西平叛乱,南抚土司,东拓疆土,文成武德,功比尧舜。大明子民百世承泽,是以臣称陛下万岁。”

“好一个东南西北,好一个功比尧舜。朕这几桩功绩,大半是你,陈子履,你给朕挣来的。你给朕长脸了。哈哈哈哈。很好,很好。给爱卿赐座!”

朱由检畅快大笑,眼中满是得意。

要知道,正是他顶住质疑,拔擢了陈子履和洪承畴,三年坚持,才打下今天这个局面。

辽东打了胜仗,云南、广西的土司重新恢复恭谨,陕西也差不多平定,还顺带捞了一个东瀛济州。

天启朝留下的烂摊子,总算是稳住了。

此时此刻,他的确有资格畅快大笑,为自己的慧眼识珠小小地自得一番。

等曹化淳搬来凳子,爱卿谢恩就坐,才再次问起济州岛的情形,高丽国的态度。

朱由检知道,很多事情奏疏题本里不方便说,这次面对面,正好一次问个清楚。

陈子履早有准备,于是口若悬河,一一道来。

从说服高丽使团开始,到设镇、练兵、养马、开市、揽商、造船,再到红参战略。

一环扣一环,只为筹措更多钱粮战马,为围剿后金建奴做准备。

陈子履道:“高丽藩对我大明恭谨,如今绑他们上战车,正是一石多鸟之策。十年之后,王师反攻沈、辽,当见功效。”

朱由检听得兴致盎然,暗暗为陈子履的缜密而赞叹。

红参替辽参,堵着长崎拦走私,因地制宜伐木造船,这些计策都太妙了。

朝廷不花一分钱,平白多了一个铁杆打手,怎么赞誉都不过分。

听到红参一二两银子收料,烘烤之后可以五六两、七八两售出,更是连拍大腿。

要知道,红参厂也仿莱州火器局,做成了“官办商号”。

三分入内库,三分入户部,四分留在当地养活水师,“扩大产能”。

当做到年烤十万斤,利润怎么的也超过五十万两了,年可上缴三十万两。

又多一个下蛋的金鸡,让他怎能不叫绝。

只是听到“十年之后,当见功效”,不禁有些失望。

十年啊!

黄台吉连连受挫,可见我军找到了制胜之道,怎么还要十年才能平辽?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