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宰相庞籍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p>

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庞籍提出休战条件,即,双方重新开放边境,设立榷场和市,打通贸易往来,使百姓恢复生产,商人自由通商。

这样一来,两国打通了物流通道,民间交易重新建立,于彼此都是一桩好事。

“就像这一家子,平日里再怎么吵吵嚷嚷,到了年节,总要归到一处的,还不是都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

庞籍这样想,谈判时便拿着宋夏的亲疏关系,和对方打着亲情牌。

他看起来像个和善的小老头,又笑眯眯的。

但奈何,西夏人不和他讲感情,只谈买卖。

西夏产马,又极擅长养马,每每打仗,战马的骁勇便压过大宋一头,使宋军大为吃亏。偏偏西夏胜多负少,这里面,少不得就有西夏战马的功劳。

因此,在两国贸易市场上,西夏马便是最受欢迎的商品,总有西夏牧民前来交易,或卖钱,或换了盐茶回去。

两国打仗,边境市场关闭,宋人便失去了一个买马途径。

因而,庞籍前来商谈停战时,西夏人开出条件,若想停战,便要每年向西夏提供盐、茶等物,西夏或可用马匹交换。

不然,便免谈。

抓住了西夏人贪功冒进的心理,庞籍开出新条件:停战,开放边境榷场,恢复和市贸易,宋便每年向西夏免费提供部分民生物品;如若不然,便继续打。

至于战马,庞籍微微一笑,“我们早和辽国休战,马,自然可以向辽去采购,他们开出的价格很公道,如此,便不劳烦夏使费心了。”

庞籍这一招确实够狠,搬出了大辽,打中了西夏人的七寸。

大宋和辽早已签了休战协议,两国恢复邦交和自由贸易,现下两国交好,对西夏来说,无疑是个潜在风险。

权衡了利弊,西夏人答应了庞籍开出的条件,但提出,免费物资中一定要有青白盐。

老庞不愧是当朝宰相,老狐狸稳得一匹,既不允,也不拒,而是换了一副面孔,满脸为难的样子,称青白盐是政府禁榷物,一应使用权归三司管,自己虽是当朝宰相,却不能答应这桩事,不妨沟通之后再定夺。

一来一往,两个月过去了。

大宋不急,自家物资丰厚得很,既不打仗了,百姓可慢慢的恢复民生。

但西夏人却等不得,这沟通成本太高了,自己国内缺盐少茶,从上到下都等着大宋的物资,再这样拖下去,恐怕熬不到打仗,自己后院就先起了火,百姓造反都有可能。

西夏人服了软,重启停战谈判。

老庞也恢复了日常的和颜悦色,和对方推心至腹道,“大家都不容易,咱们尽快签了和议书,开放了市场,恢复贸易往来,两边百姓称赞,咱们也好和上面交差。”

打着为民谋福祉的旗号,西夏使官心里痛骂庞籍,却也无可奈何的签了和议书,本想以战马作为交换条件,眼下也化为泡影。

既没了先决条件,宋自然将青白盐从免费物资中去除,但允诺,两国可以在边境榷场中交易盐茶等物,不会影响西夏友人们的需求。

西夏使官骂骂咧咧地回国了。

老庞则带着和议书,急匆匆赶回汴京,向官家报喜。这下,大家都可以踏踏实实的过个好年。

家宴,庞籍心满意足地看着这一大家子人,接受子侄小辈的礼节拜贺后,作为族中长辈,他照例发言,也顺便向叔伯子侄们略略夸耀自己此番北上和谈的辛苦。

几杯暖酒下肚,庞籍略微有些沉醉,疲惫之余,不由得扯了扯嘴角,露出得意的笑容。

自己官至宰相,又一手促成大宋和西夏的停战和议,从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官家无忧,自己当是首功。

正在得意时,他隐约听到有人扣门,下人匆匆跑去应门。

不一会儿,跑回来报称三司副使刘夔到了,称有急事要见宰相。

庞籍皱皱眉头,心想这刘夔虽是自己一手提拔的门生,却真是没眼力劲儿,冬节不好好儿地在家里吃家宴,有什么事,急到要大晚上跑到别人家里来叨扰。

心里不高兴,但面子上一点未露,庞籍站起来掸掸衣服,向席间的亲族们招呼一声,便随下人到书房。

一进门,便看到满脸汗渍油污的三司副使刘夔,只见他胸口微微起伏,显见是一路跑过来的。

庞籍斥责一声道,“何事惊慌,非要今天即刻就过来,看你这一团污糟,成什么样子。”

刘夔来不及告罪,一把扯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