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3章 劫掠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坐落于官道旁的王川镇已从睡梦中苏醒。

炊烟从青砖黛瓦的屋舍升起,混入山间雾气,散着安逸的烟火气。

街道上,货郎挑着担子吆喝,包子铺的伙计端出一笼笼热气腾腾的肉包子,浓郁的肉香引得几个孩童在门口探头探脑。

镇口简易的哨塔上,民兵什长李四打着哈欠,睡眼惺忪地扫视着远方被晨雾笼罩的官道。

按照律法,王川镇需常备五十民兵维持治安。

说是“兵”

,其实不过是一群农户闲汉,穿着洗得白的旧军服,手中的长矛锈迹斑斑,矛尖都已卷刃。

“头儿,你看那边!”

一名眼尖的民兵忽然指着远方,声音警惕。

李四循声望去,只见晨雾尽头,一片黑压压的影子正沿官道缓缓移动。

规模极大,旌旗招展,竟是一支数千人的军队。

“他娘的!”

李四睡意全无,一个激灵跳了起来,手下意识按住腰间生锈的佩刀,厉声喝道:“快!

敲锣!

通知镇长!

有敌情!”

然而,还不等民兵冲下哨塔,李四的动作却猛地一顿。

他眯起眼,再次望向那支逼近的军队。

队形虽散乱,但旗帜上绣着的,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代表太州州军的“钱”

字大旗。

那些士兵甲胄破旧,制式却与他们如出一辙。

李四悬到嗓子眼的心落回了肚子里。

他吐出一口浊气,不耐烦地对身边手心冒汗的弟兄摆了摆手:“行了行了,别自己吓自己了。”

他脸上又换上了那副吊儿郎当的表情:“是自己人,太州府的州军。”

“州军?”

一名民兵挠了挠头,“他们不在太州城待着,跑咱们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

李四脸上露出一个心领神会的笑容,既不屑又理所当然,“打秋风呗。”

他指了指镇上几家大地主的宅院方向:“咱们王川镇,虽比不上州城,却也是方圆百里数一数二的肥羊。

这帮丘八怕是手头紧了,想来咱们这儿……‘化点缘’。”

“又是这样……”

周围的民兵闻言皆露出厌恶,却又无可奈何。

李四将长矛往肩上一扛,吩咐道:“行了,别杵着了。

去通知镇长,让他备好酒肉,准备‘迎接’吧。

告诉他手脚麻利点,别怠慢了这些丘八大爷。”

……

看着远处炊烟袅袅的富庶乡镇,张康麾下的士兵眼中爆出贪婪的光芒,有人已开始不耐烦地擦拭兵器。

“都给老子把刀收起来!”

张康心中暗骂一声,脸上却不动声色,对身旁的小舅子沉声下令,“告诉弟兄们,先别动手。”

他很清楚,手下这群乌合之众早已没了军心,一旦动手稍有伤亡,好不容易煽动起来的“士气”

立刻就会土崩瓦解。

“先摆出打秋风的姿态,”

张康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混进镇子,控制住要害再说!”

那年轻的小舅子立刻心领神会。

他整理了一下还算光鲜的亲兵服饰,挂上趾高气昂的表情,一马当先,向镇口的民兵队走去。

民兵什长李四远远看到对方的官威,心中暗骂,脸上却已堆满谄媚的笑容迎了上去:“这位军爷辛苦了!

不知是哪位将军当面?我等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张康的小舅子没有下马,居高临下地用鼻孔看着他,懒得多说一句话,只是从怀中掏出象征张康“都尉”

身份的铜制腰牌,随意扔了过去。

李四手忙脚乱地接住,仔细看了两遍,确认了州府的官印无误后,愈恭敬,腰也弯得更低了:“原来是张都尉当面!

小人有眼不识泰山!

还请大人恕罪!”

小舅子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清了清嗓子,用公事公办的腔调朗声道:“我家将军奉刺史大人之命,率军驰援明州。

只是连日赶路,军中断了粮草,特来你镇休整一日,顺便……补充些物资。”

李四心中再次暗骂“来了”

,脸上依旧为难又不敢得罪:“大人,这……按规矩,大军过境不能随意入镇。

您看,不如让大军在镇外安营,我等立刻派人将酒肉粮草为您送出去?”

他的话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