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最简单的例子:麦克风。
电影拍摄用的设备最好,但现场收音效果也常不理想,需要后期配音。
连精心改造的片场都有这问题,何况嘈杂的户外?
再说摄像机。
此时都是胶片摄影机,虽然也是电池供电,但长期户外拍摄、在自然光下跟拍?
而且没有监视器,无法实时查看效果。
万一光线出问题,可能拍完才现全是废片。
为什么影视剧常要“保一条”
?就是怕出问题,又不能当场确认,只好多拍一遍省得补拍。
但林祖辉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
现实会倒逼技术进步,户外录制是未来趋势。
收音不好可以后期配;怕有废片就多拍素材回来再剪辑。
设备不行就更新设备;电池不够就多备几块。
屠用雄不是傻子,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再推脱就是自己不识相。
只好先答应下来去筹备,真遇到问题再回来请示。
要是咬死说做不了,估计他这个节目部负责人也当到头了。
等他拿着写满笔记的本子离开,一直旁听的邱老板才继续和林祖辉闲聊。
从之前的接触,他就知道林祖辉很有才华,对电视业极有想法。
今天又领教了这年轻人的急智。
三言两语,毫无准备,现场就能构思出三个新节目,而且个个听起来都很有意思。
确实是个天才。
此时他彻底确信,找林祖辉做合伙人这步棋走对了。
又聊了几句,邱老板便起身告辞。
等他走后,林祖辉随手翻起桌上的文件。
这些都是日常简报,没有需要他审批的内容。
随便看看,他对亚视的困境又多了一分了解。
港岛市场本就有限,亚视占有率又低,节目老旧缺乏新意。
广告收入非常惨淡,很多时段根本卖不出去,有些3o秒的广告一个月才几万块。
加上邱老板抠门成性,公司已陷入恶性循环:
不赚钱就节省开支,开支一省节目更差,节目差了就更不赚钱。
他翻阅文件直到中午,午饭也在办公室随便解决。
午休结束后,徐小明才准时前来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