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笑语,像首温暖的歌。
怡红院的朱漆大门缓缓推开时,春螺巷的青石板路上早已站满了人。
“开了开了!怡红院开门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人群顿时往前涌了涌。
一群半大孩子挤在最前面,扒着门框往里瞧,眼里闪着好奇的光。
小半年没开的院门带着点陈旧的木香,被晨光一照,竟生出些久别重逢的暖意。
时念站在门内,望着巷口攒动的人头,忽然觉得这盛京城的风都比别处亲切。
浅醉正指挥伙计们搬行李,香巧抱着流芝的胳膊说个不停。
素心跟在后面,眼睛不够似的打量着院里的景致。
飞翘的檐角、悬着的诗签、戏台旁的回廊,样样都新鲜。
“念姐,李护卫他们要走了。”
阿福从影壁后绕过来,手里还攥着个油纸包,是路上没吃完的桂花糕。
“说要回去复命,我留了好几次,他就是不肯留下吃饭。”
时念往门口望去,李复正带着几个羽林卫往外走,玄色短打的身影在人群里格外显眼。
她快步上前:“李护卫不再坐坐?晚上留下吃顿就再走也好。”
李复转过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
“多谢时老板好意,只是府中规矩严,出来太久总得回去复命才行,还望时老板理解。”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院里熟悉的景致,“怡红院还是老样子,真好。”
“以后若是得空,随时来坐坐。”
时念妥协,递过阿福手里的油纸包,“尝尝吴婶的手艺,不值钱,拿回去下酒。”
李复也不推辞,接过来揣进怀里:“定会叨扰。”
他对着时念拱手作揖,又朝阿福他们点了点头,带着人转身离开,背影很快消失在巷口的人群里。
“终于都安顿下来了。”
吴婶用围裙擦着手从厨房出来,眼角的皱纹里堆着笑。
“我去烧水,你们先歇歇,等会儿我做你们最爱吃的红烧肉。”
“吴婶最好了!”
香巧欢呼着,拉着流芝往回廊走。
“流芝,快给我们讲讲,这三个月盛京有啥新鲜事?”
素心却被院里的景致勾住了脚步。
她走到听音阁的雕花窗棂前,望着里面的软凳和茶几。
又跑到望秀阁的栏杆边,低头看楼下攒动的人影。
最后停在鹊中堂的戏台前,指尖轻轻拂过落了层薄灰的台板。
“原来戏院也能建成这般模样。”
她喃喃道,眼里的光像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