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姐许是要给大家添月钱了,这阵子大家都累坏了,添些月钱也该当。”
众人正七嘴八舌地猜着,忽然听见回廊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时念穿着件素色旗袍,在灯笼光下显得格外清爽。
她手里没拿账册,也没带戏本。
“念姐!”
阿福第一个站起来,“您可算来了,快说说,到底有什么好事?”
时念走到临时搭起的小戏台中央,目光扫过每张熟悉的脸。
“诸位在怡红院,也有一年多了。”
时念的声音清亮,透过灯笼的光晕传开来,压过了角落里的小声议论。
“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大家没少熬夜,没少受累……”
她顿了顿,指尖划过戏台的柱子。
柱子的边缘磨得光滑,那是这一年多来,大家在这儿排戏、练唱留下的痕迹。
“如今入了夏,天又热,官印诗集的事也顺了些,戏排得也稳了……”
底下的议论声渐渐低了,每个人都竖起耳朵,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她。
等着她说出“开分店”“添月钱”或是“排新戏”的话。
张珂源甚至已经准备记下新任务的账目。
“我想带大家去避暑。”
时念的声音不高,却像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瞬间让满堂喧闹都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