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1章 叶道荣品诗观戏,暗许相助渠南事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无关风月”的调子飘进雅间。

    时念望着窗外灯笼,轻声道:

    “盛京是南齐的都城,而长安是蓝星诗里的精神故乡。”

    “我想,蓝星之所以会用长安,是因为,她想不管是世家子弟还是寒门学子,都能在诗里找到共鸣。”

    “在每个读书人心里,都种下一个名为长安的故乡。”

    叶道荣指尖在桃酥酥上顿了顿,忽然笑出声,暖意真切:

    “好一个每个读书人心里都有个长安!”

    他转头对叶云舒道:“听见了?这才是真懂诗的。”

    叶云舒抿唇点头,悄悄攥了攥袖角。

    之前只觉得时念聪慧,此刻才懂她字句里的格局。

    戏台锣鼓声再起,流芝扮的崔莺莺水袖翻飞。

    叶道荣忽然问:“听说你排了《凤求凰》?”

    “是,”

    时念应道,“今晚正好演卓文君夜奔。”

    “好,那就瞧瞧。”

    叶道荣端起茶盏。

    竹帘外,流芝正唱到“愿得一心人”,清亮的调子落进茶盏,漾起细碎涟漪。

    直到戏台落幕锣声散,叶道荣指尖还在案几上敲着,节奏竟和卓文君夜奔时的鼓点一致。

    “好一出愿得一心人,”

    他望着戏台散落的红绸,“倒是把你那故事之中的人演活了。”

    叶云舒看向台下。

    穿长衫的学子还在争论“凤兮凤兮归故乡”的深意,忽然明白祖父的用意。

    时念把反抗藏在缠绵戏文里,用最软的调子裹着最尖锐的诉求……

    一点点渗入南齐所有人的心里。

    “这戏比国子监的策论有意思,”

    叶道荣拿起块桃酥放进嘴里。

    “字里行间都是情,可眉目纸张却满是戚。”

    难怪付兴博他们怕得紧。

    他想起付兴博在花厅跳脚的模样,忍不住嗤笑。

    世家总以为守住藏书楼就守住了文脉。

    却不知真正的学问,藏在市井里,藏在学子敢为“一心人”抛世俗的勇气里。

    时念别过头悄悄勾起嘴角,这评价比任何赏赐都珍贵。

    “叶老过誉了,不过是民间故事,博君一笑罢了。”

    “博君一笑?”

    叶道荣挑眉,花白胡子抖了抖,“你是借着故事,说些不敢明说的话吧。”

    他起身往外走,羊皮袄扫过竹帘,案上抄本哗哗作响。

&nb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