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别傻了,” 晨光轻轻抚摸她的头发,“这不是你的错。能和你一起守护银杏巷,我觉得很幸福。”
巷里的邻居们得知晨光辞职的消息后,都很过意不去。张婶给晨光送来了刚做的馒头,李爷爷给晨光写了一幅 “勇者无畏” 的书法,陈老板则说要给晨光在杂货店留个位置,让他帮忙看店。
“大家别客气,” 晨光笑着说,“我现在有的是时间,可以帮大家做些事 —— 比如帮张婶挑水,帮李爷爷整理书法作品,帮佳佳看‘故事角’。只要能为银杏巷出份力,我就很开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赵峰再也没来过,巷里的水电也一直没通。可大家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团结 —— 白天,有人去政府部门抗议,有人在网上发帖呼吁,有人收集证据;晚上,大家围坐在老槐树下,互相鼓励,互相支持。
林夕的画也有了新的主题,她开始画 “守护银杏巷” 系列 —— 画李爷爷拄着拐杖抗议的样子,画陈老板站在杂货店门口坚守的样子,画大家围坐在老槐树下团结一心的样子。每幅画下面,她都写着一句话:“银杏巷,我们的家,我们一起守护。”
苏曼得知银杏巷的危机后,特意从外地赶来。她看到巷里的情况,心里满是心疼,也很愤怒。“我会帮你们的,” 苏曼说,“我认识一些媒体朋友,我可以让他们来报道银杏巷的事,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的情况,给政府施压。”
苏曼的话给了大家新的希望。第二天,她就联系了几家知名媒体,记者们来到银杏巷,采访了巷里的邻居,拍了很多照片和视频。报道很快发布出来,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 很多网友留言支持大家守护银杏巷,还有一些文化学者和艺术家发声,呼吁保护老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