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一章 赵家酒坊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上面是他根据记忆简化的、符合宋代工艺水平的蒸馏器改良方案,主要增加了冷凝回流装置,旨在提高出酒率和酒精度。

老师们傅们围着图纸,虽然看不太懂,但见新东家说得头头是道,条理清晰,绝非胡来,心中那点疑虑和抵触渐渐被好奇与期待所取代。

这位武大官人,似乎真的和传闻中一样,身怀异术!

接下来的日子,阳谷五粮液酒坊彻底忙碌起来。

金海几乎泡在了酒坊里,亲自监督选粮,指导制曲,调整配比。

第一批试验性的“五粮”

酒醅被投入酵池中。

整个过程中,金海制定了严格的保密条例,关键环节由他最信任的几个人负责,尤其是那“五粮”

的最终配比和制曲的核心技术,目前只有他一人掌握。

等待酵的日子里,金海也没闲着。

他指挥工人将后面的院子改造出了专门的陈酿库,定制了大量上好的陶坛用于储酒。

他知道,新蒸馏出来的酒辛辣暴烈,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变得醇和绵柔。

这就是“陈酿”

的重要性。

同时,他也开始着手设计“五粮液”

的酒坛包装和品牌标识,准备走高端路线。

他甚至已经想好了第一批酒推向市场时的宣传策略——就从“金状元”

酒楼开始!

如此美酒,自然要先肥水不流外人田。

时间一晃,一个多月过去。

第一次蒸馏的日子到了。

酒坊里,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围在经过改良的、擦拭得锃亮的蒸馏设备旁。

灶膛里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蒸汽氤氲中,带着一股复杂而奇异的粮食香气弥漫开来,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单一粮食酒的气味,那香气更浓郁,更富有层次感。

孙老把头紧张地盯着出酒口,喃喃道:“这香气……怪好闻的……”

终于,一滴,两滴……清澈透明、如同山泉般的酒液,缓缓从冷凝管中流出,滴入接酒的陶坛中。

那酒液竟如此清澈,毫无寻常浊酒的浑浊之感!

金海用一个小木勺接了一点,先是观其色,清澈透亮,毫无杂质。

再凑近闻了闻,一股复合的、协调的香气扑鼻而来,粮香、曲香、还有一丝淡淡的熟果甜香,层次丰富,令人心旷神怡。

最后,他小心地抿了一口。

一股醇厚、绵甜、丰满的滋味瞬间在口腔中炸开!

尽管是新酒,还带着些许新酒不可避免的辛辣感,但那种五谷精华融合而成的独特风味,那种远宋代任何浊酒的纯净口感和浓郁香气,已经初具雏形!

“成了!”

金海眼中爆出惊喜的光芒,虽然他深知这距离完美的五粮液还有很长的陈酿之路要走,但这第一步,无疑是成功的!

他将木勺递给旁边眼巴巴望着的孙老把头等人。

几人轮流尝了一小口,顿时,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了极度震撼和不可思议的表情!

“这……这酒!”

孙老把头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老汉我酿了一辈子酒,从没喝过这样的!

够劲!

够香!

味道还这么……这么复杂!

好喝!

太好喝了!”

“神仙酿也不过如此吧!”

“东家真乃神人也!”

赞叹之声此起彼伏,所有参与酿造的工人,此刻都充满了自豪与激动。

他们亲眼见证,并亲手参与酿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绝世美酒的诞生!

金海看着激动不已的众人,心中豪情万丈。

他举起手中那勺酒,朗声道:“此酒,名为‘五粮液’!

今日初成,尚需时日陈酿,方能尽善尽美。

但我敢断言,不出半年,我‘阳谷五粮液’之名,将响彻山东,乃至名动天下!

诸位之功,我武大铭记于心,日后定不相负!”

“愿追随东家!”

众人齐声应和,声震屋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