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她受半点委屈。
在生活上悉心照料,在精神上体贴关怀,定不负姑娘的托付与贾府的期望。”
贾母满意地点点头:“如此便好。
我这孙女儿,虽是庶出,可也是我心尖上的人。
你既这般有诚意,老身也就放心了几分。”
贾政也微微皱眉,严肃地说道:“南宫贤侄,婚姻非儿戏,日后你与迎春夫妻一体,还望你能在仕途上继续奋进,为朝廷效力,也为家族增光。”
南宫策诚恳地回应:“叔父所言极是。
晚辈在朝中定当勤勉奉公,努力上进,不负朝廷圣恩,也为与迎春姑娘的未来努力打拼。”
邢夫人在一旁笑着说道:“看南宫公子一表人才,又这般知礼懂事,想必日后与迎春定能夫妻和睦。
只是这成亲的日子,可得好好商议商议。”
王熙凤巧笑着接话:“是啊,这日子可得选个黄道吉日,让两位新人顺顺当当、和和美美。”
众人围绕着成亲的日子展开讨论。
有人提议选在中秋佳节,寓意团圆美满;有人则认为年底更合适,喜庆热闹。
史鼎思索片刻后说道:“依我看,九月初八倒是个不错的日子。
秋高气爽,又有长久之意,正合了这对新人白头偕老的美好期许。”
贾赦看向贾政,贾政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贾赦这才说道:“表弟所言有理,九月初八甚好。”
南宫策心中大喜,连忙再次向贾赦行礼:“多谢贾伯父成全!
晚辈一定会好好筹备,定让迎春姑娘风风光光地嫁进南宫家。”
此时,躲在屏风后的迎春、探春、惜春正偷偷看着厅中的一切。
探春悄声对迎春说:“二姐,瞧姐夫这一表人才的,对你又这般用心,日后你定能幸福。”
迎春脸颊微红,羞涩地低下头:“但愿如此吧!”
惜春也凑过来:“二姐姐可要抓住机会,以后好好过日子。”
贾母似乎察觉到了屏风后的动静,笑着说道:“几个丫头,也别躲着了,出来让策哥儿见见。”
三姐妹有些羞涩地从屏风后走出,向众人行礼。
南宫策连忙回礼,心中对迎春又多了几分怜惜,聆听着其他人在畅谈往事,感叹岁月无情!
………
养心殿内,袅袅琴音如潺潺溪流,在殿宇间缓缓流淌。
昭宁帝杨起斜倚在华丽的龙榻之上,身着一袭明黄色的龙袍,袍上金线绣就的祥龙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
此刻,他微闭双眸,神色惬意,沉浸在白弦音那悠扬的琴韵之中。
白弦音身着素色长裙,身姿婀娜,宛如画中仙子。
她纤细的手指灵动地在琴弦上舞动,每一次拨弦都带出一串清脆悦耳的音符,交织成一曲动人心弦的乐章。
周围的宫女太监们都静立一旁,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惊扰了这静谧而美妙的氛围。
就在这一片祥和之中,殿外传来一阵轻微而急促的脚步声。
只见戴权脚步匆匆地走进殿内,他微微躬着身子,脸上带着几分急切之色。
来到杨起身旁,戴权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礼,而后小心翼翼地俯下身,在杨起耳边轻声禀报:“陛下,方才得报,工部尚书贾赦欲招商部右侍郎南宫策为婿,
将独女迎春许配给南宫策。
他还请了吏部尚书史鼎为媒人,今日便去提亲了。”
杨起原本舒缓的神情微微一动,缓缓睁开双眼,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思索。
他轻轻抬手示意白弦音停下,琴音戛然而止,余韵却仍在空气中缭绕。
杨起坐直身子,神色平静,淡淡地说道:“这有何大惊小怪的,男婚女嫁,本就是寻常之事。
那迎春丫头,自幼便没了生母,在府中也是个可怜孩子。
如今能寻得这般佳婿,倒也是一件好事。”
戴权连忙应道:“陛下圣明。”
杨起略作思索,而后吩咐道:“这样吧,你亲自去一趟荣府。
传朕旨意,着人打造一块‘佳偶天成’的金匾,送往南宫策府中。
再赏黄金三万两、锦缎百匹、玉如意一对。
就说朕祝小两口白头偕老、百年好合。”
………
戴权领命后,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着手准备圣旨与赏赐之物。
不多时,一切准备妥当,戴权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往荣府。
荣府门前,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