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章 渗透:幻狐的行动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当叶铮重新走入那片温暖的灯火时他脸上的神情已经与离开时别无二致。那双深邃的眼眸像两口被古老石板覆盖的深井无论底下是暗流汹涌还是波澜壮阔井口永远是那般平静无波。

苏乐乐立刻像只发现了主人的小狗欢快地凑了上来将他重新按回座位继续着她那关于“史诗级悲情大片男主角”的宏伟构想。家人们的谈笑声食物的香气水晶灯折射出的温暖光晕交织成一幅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幸福的画卷。

叶铮安静地融入其中像一块完美的变色龙将自已的底色调整得与环境完全一致。没有人能察觉到就在刚才那短短的几分钟里他内心的世界已经掀起了一场剧烈的风暴并且已经确立了一个全新的更加冰冷的航向。

与此同时在这座庞大都市的另一端一个与苏家豪宅的奢华辉煌截然不同的充满了市井气息与岁月痕迹的角落里“地狱火”小队的另一枚齿轮也正在以其独有的方式无声而又精准地转动着。

京城西城区大栅栏。

这里是京城最古老最著名的商业街区之一。白天的喧嚣与浮华散去后夜晚的大栅栏褪去了专供游客观赏的妆容露出了几分属于老京城人自已的悠闲而又真实的底色。主街上的霓虹依旧闪烁但拐进任意一条狭窄的胡同光与声便被迅速地吞噬取而代之的是昏黄的路灯斑驳的墙壁以及空气中飘散着的淡淡的酱菜与豆汁儿的味道。

在一条名为“百顺胡同”的深处藏着一家名为“老舍茶馆”的分店。这并非那家闻名遐迩游客如织的总店而是一家只有附近老街坊才会光顾的真正的“清茶馆”。

茶馆不大里面只摆了七八张油光发亮的八仙桌和同样数量的长条凳。墙上挂着几幅装裱好的早已泛黄的京剧脸谱画。一个穿着白褂子的伙计提着一把巨大的铜壶在桌子间穿梭用一种近乎于表演的姿态为客人们续着水。

此刻茶馆里坐了大概一半的客人大多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或是在低声交谈或是在楚河汉界上厮杀或只是闭着眼睛听着角落里那台老式收音机里传出的咿咿呀呀的京剧唱段。整个空间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茉莉花茶香和一种时光流逝缓慢的慵懒的氛围。

靠窗的一张桌子旁坐着一个看起来二十三四岁的年轻女孩。

她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格子衬衫外面套着一件米色的针织开衫下身是一条深蓝色的牛仔裤和一双白色的帆布鞋。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让她那张原本应该很漂亮的脸显得有些呆板和书卷气。她的身旁放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双肩包包里露出了几本厚重的关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研究”的学术专著。

她叫白薇薇但此刻她的身份是京城师范大学历史系的一名在读研究生李雪。一个典型的无害的甚至有些不善交际的女学生。

她面前放着一杯早已凉透了的“高碎”(茶叶店里筛下来的茶叶末价格便宜是老茶客的最爱)一本摊开的笔记本以及一支正在笔帽上留下浅浅牙印的圆珠笔。她似乎正在为了自已的毕业论文而发愁眉头微蹙目光在笔记本上那些杂乱无章的关键词上游离不定。

她的视线看似涣散但实际上她的余光却像一张无形的由无数根看不见的丝线织成的网将整个茶馆都笼罩在内。网的中心就落在斜对面那张桌子上的一个老人身上。

那是一位看起来将近七十岁的老人。头发花白但梳理得一丝不苟。身上穿着一件半旧的中山装款式的深蓝色夹克扣子扣得整整齐齐。他的背脊挺得很直即便只是坐在那里喝茶也带着一股普通老人所没有的属于纪律部队的独特气质。他的面前同样是一杯清茶一碟茴香豆以及一份当天的《京城晚报》。

他叫张歧山前京城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一名老刑警十五年前以三级警监的警衔光荣退休。在叶铮下达调查指令后毒蛇莫雨用时不到三十分钟就从浩如烟海的退役警员档案中锁定了这个目标。

因为在十八年前那份编号为GA-A1的绝密卷宗上现场勘查报告的末尾签着三个龙飞凤舞的名字。而“张歧山”这三个字就排在第一位。他是当年那起“特大交通事故”的第一现场负责人。

白薇薇已经在这里连续“偶遇”了他三天。

第一天她只是安静地坐在远处观察。她记录下了他每天到茶馆的时间通常是晚上七点半。他喝什么茶喜欢坐在哪个位置有什么样的小习惯(比如看报纸前会用随身携带的手帕擦拭双手)以及他与茶馆里其他人的互动模式。

第二天她换了一个离他更近的位置。她“不小心”将自已的笔掉在了地上滚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