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之行的成功,像一股东风,为“心域”注入了新的动能。国际媒体的报道、顶尖投资机构的关注,以及潜在的技术合作机会纷至沓来。谢艳玲带着满身的疲惫与兴奋归来,几乎来不及倒时差,便立刻投入了新一轮的工作浪潮中。她需要将硅谷的见闻和收获转化为“心域”下一步发展的具体策略,需要整合新的资源,也需要应对因知名度提升而带来的更高期望与更严苛的审视。
“心域”的办公区比以前更加忙碌,氛围却透着一种昂扬的自信。谢艳玲站在办公室的白板前,向核心团队勾勒着国际化的蓝图,眼神锐利,思路清晰。她不再是那个需要凭借林镇钦资源和人脉的“林家准儿媳”,而是凭借自身实力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的创业者“Helen Xie”。
林镇钦将她的变化尽收眼底。他乐见她的成长与强大,这证明了他最初的眼光没有错。但与此同时,一种微妙的、前所未有的感觉也开始在他心底滋生——他意识到,谢艳玲的舞台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她的世界不再仅仅局限于海城,局限于“林太太”这个身份之下。她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不容小觑的光环和引力场。
这种认知,并未让他感到威胁,反而激发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欣赏与……一种想要与之并驾齐驱、甚至在某些领域产生协同的冲动。纯粹的守护与支持,似乎已不足以定义他们此刻的关系。
契机出现在一次关于未来城市智能规划的政府高级别研讨会上。林镇钦作为本土科技企业的领军人物受邀出席,而谢艳玲则因为“心域”在情绪感知与人工智能结合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也收到了邀请。
这是两人第一次在如此正式且高规格的公共场合,以各自独立的商业领袖身份同台。谢艳玲穿着一身宝蓝色西装套裙,妆容精致,举止从容,在关于“科技如何赋能城市心理健康”的分论坛上发言,引经据典,数据翔实,提出的“情绪地图”与“动态心理服务资源配置”构想令人耳目一新,赢得了在场专家和官员的频频点头。
林镇钦坐在台下主宾区,目光落在台上那个自信挥洒的女人身上,冷峻的嘴角几不可查地向上弯了一下。他看到她与几位部委官员和学术泰斗交谈时的不卑不亢,看到她应对尖锐提问时的机敏与沉稳。这一刻,她不仅仅是他的伴侣,更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探讨合作可能的“同行者”。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一位负责智慧城市建设的副市长笑着对林镇钦说:“林总,你们林氏在硬件和基础架构上实力雄厚,而谢总的‘心域’在情绪算法和应用场景上独具匠心。未来在打造‘有温度的城市’方面,你们二位是不是可以考虑强强联合啊?”
这看似随口的一句玩笑,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林镇钦脑海中某个隐约的构想。
当晚回到别墅,两人难得地都没有立刻处理公务。小承砚睡下后,他们坐在客厅里,各自端着酒杯,气氛松弛。
“今天那位副市长的话,倒是提醒了我。”林镇钦晃动着杯中的琥珀色液体,率先开口,语气带着思索。
“嗯?”谢艳玲侧头看他,等待下文。
“林氏正在推进的‘智慧社区’项目,目前主要集中在安防、能源、物流这些硬件和效率层面。”林镇钦缓缓道,“但一个真正理想的社区,或者说城市,除了高效和安全,是否还应该关注居住者的‘幸福感’和‘情绪健康’?”
谢艳玲的眼睛亮了起来,她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是说,将‘心域’的情绪感知与干预技术,融入到林氏的‘智慧社区’蓝图中?”
“只是一个初步构想。”林镇钦看着她,目光深邃,“比如,在社区的公共空间部署非接触式的情绪监测点,构建社区情绪动态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