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0章 叱列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臣,叱列长叉,参见陛下!”

叱列长叉稳步进殿,抱拳躬身,声音洪亮:“陛下龙颜英毅,风姿宛若先帝,今日亲临晋阳乃是三军之幸,亦令臣等不胜欣喜。”

“如今天已入春,然偶有凉寒,万望陛下为国珍重,以圣体安康为要。”

高殷微微挑眉:“呵……将军有心了。”

他招招手,马上就有人取来酒盏,待高殷亲手倒毕,就端来叱干长叉面前。

叱列长叉没有丝毫犹豫,双手捧起:“谢陛下赐酒!”

言罢,一饮而尽,高殷不断拍手:“将军海量!想必在沙场上,也是如此气魄!”

叱列长叉面上显出一抹羞涩,高殷又与他闲聊了几句,赐了些东西,便让他退下去了。

“这将怎么样?”

高殷一边饮酒,一边同高睿说着:“赵郡王久守晋阳,想是知晓诸将根底,不妨为朕试言之。”

从进城后,高殷对高睿的礼节就恢复到了晚辈对长辈之礼,也不再叫他的小字,而是呼以尊敬的王号。

高睿呵呵笑着:“叱列长叉出身豪门,没什么专长,勇武智略也不如其侄,不过任官倒还算清廉,在晋阳颇有声望。”

“这倒是新奇。”

贪得少些的官员,在晋阳就算是清官了。

这也和晋阳的军队独立化有关,当初许多人都是自带部曲投奔高欢的,既得到了这些人的效忠,又要一定程度上负责他们的身家,毕竟谁发钱,谁就是恩主,而叱列长叉能够不贪,正是因为其家巨富。

叱列平的家族主要在代郡西部活动,世代为恒州西部敕勒的酋帅,破六韩拔陵反叛时,叱列平带着家族部曲入场开杀,是魏末乱局中诸多脱颖而出的小军头之一。

不过哪怕北魏不乱,叱列氏也是在北魏朝廷极有地位的敕勒贵族,论起门阀,并不输给斛律氏和段氏。

叱列平的叔父叱列延庆还在魏收所作的《魏书》中有传,从曾祖辈起就世袭临江伯至今,延庆和他的父亲都在洛阳做过武官,这也是北魏的老传统了,让贵族子弟们在京城待几年,和皇帝培养培养感情,之后放出去在外地做官,维护统治。

后来叱列延庆随尔朱荣入洛,又娶了尔朱世隆的姐姐,和尔朱世隆并为尔朱荣的亲信和爪牙,在尔朱荣死后又追随了尔朱兆,韩陵之战时揍高欢的人里就有叱列延庆,在尔朱兆失败后归降高欢,高欢也就忍了他一手。

结果元修和高欢发生矛盾,谋划着西入关中,叱列延庆在其中也出了不少力,这下欢子再也忍不了了,进入洛阳把叱列延庆诛杀。

即便如此,从另一件事情,也可以一窥叱列家族仍旧炽手可热的地位:虽然延庆被杀,但与叱列氏同根同源的叱列伏龟(姓叱列伏,单名龟)依然受到东魏大丞相高欢的宠信,加位大都督。

不仅如此,十年后的沙苑之战,叱列伏龟兵败投降宇文泰,宇文泰以其家为豪门,亲自解开束缚,礼待有加,还把宇文护的姐妹嫁给了叱列伏龟,如今其子叱列伏椿已经官拜车骑大将军,是宇文护的外甥。

因此虽然比不上斛律氏、段氏那样亲近高氏皇权,但叱列氏在晋阳也是一支实力派,在两国都混得极开,只能说没有时运,吃不到鸡,但假使风云变幻,问鼎国权也未尝不可。

在晋阳诸多高门大将凋零或隐遁的现在,由叱列平出面,收拾晋阳诸将的人心并不意外,许多小将也以叱列平为首,使他在晋阳的话语权愈发重了。

“其兄卷入贺拔之乱,因而伏诛,心中难免有怨,只恐不易收服。”

高殷手指轻点桌案,高睿知道要献策了,想了想:“不若把延庆的儿孙带来晋阳,敲打一番。”

说来也是搞笑,尔朱氏死伤惨重,但叱列延庆的妻子尔朱元静还在邺城活得好好的,照顾着她和延庆的两个儿子,如今也已经六十九岁了,两个儿子也到了中年,倒是孙子辈和高殷正年纪相当。

“敲打倒不必了,可以适当地用一用,不过效果怕是不太好。”

高殷笑得勉强,因为他的祖父高欢除了在汉大帮内部猛锤河北士族,防止自己被取代外,于鲜卑族也要大力扶植自己的姻亲,帮他们把叱列、贺拔等挑战者压下去,当初杀死叱列延庆,就有这么一份诡谲的心思在。

如今自己又把叱列平这支的继承人叱列孝中也做掉了,这梁子就是结下了。虽然有着叱列孝中参与谋反这样的完美借口,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