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实上,朱雄英的年龄虽然小,但百官可没把太子当个孩子。
朱雄英加冠极早,自从生下来就被寄予厚望,作为帝国三代继承人培养,这些年来,太子的所作所为,已经深刻影响着他们,无人敢小觑。
朱雄英在御台上走了两步,说道:“诸位臣工,昨日孤从流金城回来的时候,在京中遇见了一件趣事儿,想说给诸位听听。”
“如今应天城中,时而有车辆堵塞道路的情况,有时一堵就是好几个时辰,这其中,有车辆太多,自然生的,也有人为的!”
人为的?听到这里,那下边的四人心想,完了完了,冲我来了,连忙在心里预想,待会儿应该怎么办,是认罪还是甩锅?
只听见上边的朱雄英继续说道:“昨日这事儿,竟是两位朝廷命官,在路口斗气所致,还另有两位官员在哪里看戏,导致路口水泄不通,百姓怨声载道,实在是有失朝廷的体面!”
完了完了!
可朱雄英话锋一转,说道:“幸亏孤从哪里路过,及时疏通了道路,事态才没有恶化,这四位官员是谁,孤就不点名了,自己上个请罪折子,若还有下次,便不再轻饶了!”
张景等人松了一口气,放下心来,心想一会儿下朝,一定要去拜见太子。
“现在,针对这应天交通一事儿,谁来说几句?”
这时候,马忠站出来说道:“殿下,不如规定无论官员百姓,在特定区域只能步行,严禁骑马和坐车!”
朱雄英摇头道:“不妥,无论官员百姓,骑马坐车又不违法,怎会不行!”
“殿下,这是由于应天车马太多,不如限制车马数量,此事可解!”
朱雄英还是摇头,要是搞这套,那应天不是白展了吗,想了想,这些官员可能没有交通规则的概念,还是自己说吧。
“诸位,孤有一策,请诸位静听!”
于是,朱雄英就将后世交通规则,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包括设置红绿灯来指挥交通,车辆行人要遵循红绿灯指示通行;划分车道,不同类型的车辆各行其道;规定靠右行驶,避免混乱;设置斑马线供行人安全通过马路等。
官员们听着朱雄英的讲述,脸上纷纷露出惊讶之色。
他们从来没有听过如此新奇的规则,心中既觉得不可思议,又隐隐觉得这些规则似乎真的能解决应天城的交通难题。
但对于具体操作问题,貌似有些实现不了啊,于是就有官员提出疑问:“殿下,这红绿灯如何设置,又怎样保证百姓和官员都能遵守呢?”
朱雄英想了想,说道:“可在重要路口设下专岗,以红、绿两色牌子来指挥交通。
红灯停,绿灯行。
至于遵守问题,安排专人在路口监督,对于违反规则者予以罚款,不交钱者用刑,并将其公示,如此一来,久而久之大家便会养成习惯。”
不交钱就用刑?那有钱的岂不是随便闯?
“态度嚣张,不予配合者,处三个月牢狱!”
朱雄英严辞说道。
又有官员担忧地说:“殿下,这划分车道和靠右行驶,百姓恐一时难以适应,若因此引更多混乱可如何是好?”
朱雄英笑道:“可先在城内张贴告示,详细说明这些规则,再安排官员和差役向百姓讲解。
同时,在试行初期,可加大惩处力度,广为宣传。”
这种习惯上的事儿,不下些猛料,不会有人遵守的,而且,由于这个时期的官员和百姓身份差别太大,还需要让官员带头执行。
“诸位,此策要是推行开,可以很好的解决交通问题,还会让应天城井然有序。
不过此规定,可并不只是针对平民,官员也要带头遵守,谁要是让孤知道不遵守,定要重罚!”
朱雄英转过身来,对朱标说道:“父皇以为如何?”
朱标对朱雄英说的这一套比较感兴趣,听起来确实井然有序,于是说道:“按太子说的做,都察院、大理寺、锦衣卫,皆可对此事监督,吏部,将此事纳入官员升迁考核!
刑部,将此事制定出来条文,交于太子审批,太子通过后,便通报全城实行!”
被点名的官员,全都口称遵旨。
最后,朱标说道:“应天府尹洪敬何在?”
洪敬是个年轻官员,才四十多岁,举人出身,当官儿已经接近十年了,是从基层提拔上来的干部,可谓是个实战派。
他立刻出列,说道:“陛下,臣在!”
朱标说道:“应天交通之事,关乎百姓生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