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通天教主则看向截教弟子,三人仿佛都未察觉这短暂的停顿,却又似在无声地等待着什么。
姜子牙深吸一口气,正欲开口,却见元始天尊缓缓睁开眼,淡淡说道:“姜子牙,封神榜乃天道所选,功绩德行缺一不可,莫要因私废公。”这句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姜子牙心中最后的期待。他猛地反应过来,三清从始至终都知晓一切,所谓“天道所选”,不过是他们早已布下的局。自己虽主持封神大业,却从未被纳入封神名单,这一切都是三清的安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8章:三清解纷争,封神定天下(第2/2页)
他握着毛笔的手紧了紧,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滋味——有不甘,有委屈,有愤怒,却又深知自己无法抵抗。三清乃天道代表,他们的决定便是天道意志,自己不过是这场封神大业中的一枚棋子,棋子怎可质疑棋手的布局?姜子牙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笔尖落下,在最后一处空缺填上了一位诸侯将领的名字,随后收起毛笔,对着三清躬身行礼:“封神榜已填完,恭请三位教主查验。”
老子缓缓睁开眼,扫了一眼封神榜,点头道:“甚好,符合天道意志。”元始天尊也说道:“姜子牙,你主持封神大典有功,虽未上榜,却也当得天下敬仰。”通天教主则淡淡瞥了他一眼,未发一言。姜子牙垂着头,恭敬地应了一声“是”,只是那声音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他能感受到台下诸侯与百姓投来的敬佩目光,却觉得那些目光如针一般,刺得他心口发疼。他悄悄握紧了手中的直钩鱼竿,“封神之力”在体内躁动,却又被他强行压制——他无法抵抗三清的安排,只能将这份复杂的心绪埋在心底,如同埋下一颗种子,等待着未来某一天或许会生根发芽。
就在此时,远方传来一阵马蹄声,姬发带着几名士兵,快马加鞭地赶到封神大典现场。他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姜子牙面前,递上一份密信,语气急促:“先生,百越之地传来消息,商纣与申公豹不甘失败,煽动百越部落叛乱,想要趁机偷袭朝歌!”
姜子牙接过密信,快速浏览一遍,强压下心中的情绪,恢复了往日的镇定。通天教主见状,说道:“姜子牙,商纣与申公豹助纣为虐,屡教不改,本教主愿派截教弟子,协助你平定叛乱,斩杀二人,以绝后患!”
太乙真人与云中子也纷纷表示愿意前往:“我等也愿前往,协助平定叛乱!”
姜子牙点点头,说道:“多谢三位教主与各位道友。姬发,你立即率领五千士兵,携带青铜连弩,前往百越之地支援;太乙真人、云中子与截教弟子,跟随姬发一同前往,用法术协助作战,务必平定叛乱,斩杀商纣与申公豹!”他刻意提高了声音,试图用忙碌来掩盖心中的失落,只是握着密信的指尖,仍泄露了他未平的心绪。
姬发与太乙真人等人领命,立即率军出发。老子、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则留在封神台,继续监督封神大典的后续事宜。姜子牙站在封神台上,望着远方军队离去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还要继续扮演好“天下军师”的角色,为周室江山、为天下苍生保驾护航,至于那未获封神的遗憾与不甘,只能暂时深埋心底。
三日后,姬发与太乙真人等人传回捷报——商纣与申公豹煽动的百越部落叛乱,已被成功平定。商纣在战斗中被哪吒用火尖枪斩杀,申公豹则被通天教主亲自出手擒获,押回朝歌,等待发落。
消息传回朝歌,百姓们再次欢呼雀跃,纷纷走上街头,庆祝彻底平定战乱,天下真正实现统一。姜子牙下令,将申公豹押到封神台前,当着诸侯与百姓的面,宣布申公豹的罪行:“申公豹,助纣为虐,煽动叛乱,阻碍封神大业,罪大恶极,本应斩杀,但念在你曾是截教弟子,饶你一命,贬为‘饕餮神’,永世镇守北海,不得离开!”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仿佛早已将个人情绪抛诸脑后,只有他自己知道,在宣布判决的那一刻,心中那枚种子又悄然动了一下——同为棋子,申公豹落得如此下场,自己虽得以善终,却也不过是三清布局